人行道成了自行车停车场?绿色出行得“一碗水端平”-环球速看料

北京日报 2023-04-11 10:07:57

“车在步道停,人在车道走”,本报记者日前走访发现,城市街头人行道路拥挤现象突出。有的步道逼仄狭窄,两人相向而行,都只能收腹侧身而过;有的地段,行人与非机动车挤在一起,人来车往,混乱不堪。还有些区域几乎成了“自行车停车场”,行人只能借道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。如此场面,别说爱遛弯的市民兴致缺缺,给正常通行埋下安全隐患,市容市貌也随之“减分”。

何以至此?表层原因是车多人多,地儿不够用。以三里屯来说,一直是北京颇为热闹的商业区。前段时间,一条不算十分宽敞的步道又被划出两排自行车停放区,留给行人的空间就更少了。加之,共享单车、电动自行车的投放量日渐增大,如若再无序停放,大大小小的非机动车东倒西歪,可不就没地儿落脚了么?人行道、行路难,本质上还是道路资源管理与路权分配的问题。

这些年,“绿色出行”成为新时尚,尤其在年轻人中颇受追捧。不过就目前来看,此“绿色”似乎呈现“重骑行、轻步行”的趋势。反映到城市建设规划上,就是不少地方忙着张罗非机动车道,拓展自行车停放处,却忽视了行人的需求。随社会变化、应市民需求积极作为无可厚非,但一步“骑”到步道就“矫枉过正”了。曾有业界专家呼吁,行人在道路上本身处于弱势地位,进行道路设计与路权分配时应该得到“优先照顾”,这是保障安全畅通最基本原则,也是以民为先的具体体现。


(资料图)

如何合理分配城市资源,实现效率最大化,不是一道简单的“加减运算”。其实,关于绿色出行的交通环境规划设计,2021年北京已出台过相关标准,明确要求人行道的宽度最小值为2米,学校、医院等附近人行道宽度最小值为4米,就是考虑了行人的安全与流量的最低限度要求。在此基础上,自行车如何安放,思路就可以拓展开来。比如,别把眼光只盯在路边和路面,不妨看看室内是否有其他合适的场所;再如,运用大数据关注共享单车的潮汐停放规律,及时进行疏解等。加大技术引入,推进管理创新,相关责任主体试着探索并腾挪出更多空间,就可能跳出与步道“你进我退”的尴尬,形成和谐共存、有序衔接的慢行交通系统。

城市空间的方便舒适有赖精心打理。尤其对“寸土寸金”的大城市来说,人口众多带来多元诉求,但公共资源又相对有限,在增量与存量之间如何抉择,在不同群体间如何平衡,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责任。始终以人为本,关注参差多态的需求,才能让各个群体各得其所、各美其美。
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田闻之

流程编辑:U016

版权说明: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、图片、图表、漫画、视频等内容。

未经许可即使用,或以此盈利的,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,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如遇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。

联系方式:takefoto@vip.sina.com

x

热门推荐

人行道成了自行车停车场?绿色出行得“一碗水端平”-环球速看料

2023-04

【新视野】中信证券:西氢东送“纳国家规划 “制-储-用“均获催化

2023-04

世界新动态:售卖假劣葡萄苗2万余株湖南一被告人犯销售伪劣种子罪获刑罚

2023-04

男子穿和服逛商场被保安暴打,保安:穿着跟鬼子一样,不打你打谁

2023-04

食品ETF基金经理发生变更

2023-04

丈夫牺牲后的16年里,她一直在做一件事…… 世界新动态

2023-04

环球关注:江盐集团上交所敲钟上市,上市首日涨幅近60%

2023-04

恒丰纸业: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513.33万 同比增长11.0

2023-04

前沿资讯!介绍捉迷藏作文300字(合集35篇)

2023-04

当前看点!北京西站到北京南站地铁多长时间_北京西站到北京南站

2023-04

推荐阅读

小米开始在越南生产手机 此前主要在中国和印度

2022-07

市民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本周或有局地强对流天气

2022-07

内蒙古满洲里市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

2021-12

微博博主“鹿道森”确认身亡 警方:排除他杀

2021-12

失联摄影师“鹿道森”确认身亡 尸体被打捞上岸

2021-12

黑龙江讷河第二轮全员核检结果皆为阴性

2021-12

2021天象剧场收官:月“会”群星、日全食、流星雨扎堆亮相

2021-12

陕西新增1例境外归国集中隔离期满确诊病例

2021-12

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1例

2021-12

宁夏银川警方破获2起以“互联网+物流寄递”为模式的特大毒品案件

2021-12